人物故事:
周洪富,男,1937年6月出生,中共黨員,是寧波市奉化區(qū)溪口鎮(zhèn)壺潭村的村民。
1992年從教育系統(tǒng)退休后,周洪富堅持為壺潭村烈士墓地清掃雜物、揩擦供臺28年。與此同時,他還自告奮勇?lián)萎數(shù)亓沂筷惲叙^的講解員,通過他的講解,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青山底下的故事。如今,已經(jīng)80多歲高齡的他即使身患中風(fēng),行動不便,仍一如既往,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“活著,就要堅守”的承諾和宣言,堅守這一種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。他的事跡,被中央電視臺、人民網(wǎng)、寧波日報、奉化日報等媒體多次宣傳報道。
銘記先烈,自發(fā)為他們守墓
溪口鎮(zhèn)壺潭村位于四明山麓、剡江上游,位置偏僻,山勢險峻。因其地處奉、余、嵊三地交界,擁有重要的地理優(yōu)勢。上世紀三十年代,盤踞在原嵊縣余家坑的頑匪徐漲東帶著一伙人對壺潭村燒殺搶掠,激起了該村百姓的憤怒,村民自發(fā)組織了自衛(wèi)隊。1940年,為了開辟奉西至寧屬地區(qū)的交通線,中國共產(chǎn)黨奉西工委在此設(shè)立了秘密交通聯(lián)絡(luò)站,領(lǐng)導(dǎo)村里的自衛(wèi)隊開展抗日宣傳和鋤奸防特活動。原中共奉西區(qū)委委員周樂天、地下黨支部書記周樹春和原浙東游擊縱隊特派員周洪耀等人,為了革命勝利,長眠在壺潭村。
“我們壺潭村見證了那一段歷史,但這段歷史并不是廣為人知?!睘榱俗尭嗳肆私饬沂康氖论E,銘記他們付出的血淚,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,周洪富就開始搜集、整理該村當年的革命斗爭史和村里6位烈士的事跡。他告訴記者,自己小時候去奉化城區(qū)讀書,從村里走到學(xué)校需要整整12小時。如今,村里修了平整寬闊的盤山公路,也開通了去往城區(qū)的中巴車?!艾F(xiàn)在的年輕人長在和平年代,往往不了解這些成果來之不易。我出生在流淌著烈士鮮血的壺潭村,為烈士守墓可以讓革命的紅色記憶像烙印一樣傳給后代,讓他們永遠緬懷革命先烈,這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光榮的使命?!敝芎楦槐硎尽?/p>
堅守信念,堅持28年不間斷
400米高的登山路,說高不高,說低也不低,但對如今已然83歲的周洪富而言,卻顯得非常吃力。帶上掃把,拿上抹布,拄著拐杖,沿著羊腸小道,來到烈士墓前彎腰除草,擦拭墓碑上的塵土,是周洪富之前每天要做的事。在他的記憶中,每年至少要用掉20余把掃帚清掃墓地。每年“七一”前后,常有黨員前來憑吊、祭掃墓地?!坝捎谧呱铰?,一些泥土?xí)粠У侥沟?。如果不及時清掃,后來憑吊的人容易被泥沙滑倒,而且臟亂的場面也會失去祭奠的嚴肅性?!睘榱私o大家提供一個莊嚴、安全的場所,周洪富不停行走在崎嶇的山道上,清掃場地和供臺,多的時候一天要上山清掃墓地3次。
“盡管周老師現(xiàn)在生活能夠自理,但是行動上卻不如從前方便,出行都要拄著拐杖?!睋?jù)壺潭村黨支部書記周漢江介紹,2017年周洪富因為中風(fēng)在醫(yī)院救治,目前處于康復(fù)期。但他仍然放心不下守墓這件事,堅持拄著拐杖繼續(xù)他的守墓之路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“活著,就要堅守”的承諾和宣言。周洪富告訴記者:“我從小就聽說烈士們可歌可泣的故事,因此我希望清掃他們的墓地,讓他們不再冷清。前幾年妻子過世后,我空閑的時間多了。兒子是黨員,他也很支持我。每天上山看看烈士墓地,摸摸墓碑,就像和犧牲的烈士在交流,讓我感到安詳和充實?!?/p>
一轉(zhuǎn)眼,28年的光陰轉(zhuǎn)瞬即逝,烈士們長眠的南坡上,早已大樹參天,郁郁蔥蔥。但對于已經(jīng)83歲高齡并經(jīng)歷了中風(fēng)病情的周洪富來說,400米高度的守墓之路已經(jīng)變得愈發(fā)的艱難。2018年下半年開始,周洪富由于身體原因在兒子家中休養(yǎng),不再上山。但他嘴里始終呢喃著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的信仰,心中也有種難以割舍的失落。
義務(wù)講解,讓英雄故事廣流傳
壺潭村地處偏遠,村內(nèi)雖然有一家烈士陳列館,但缺少講解員向參觀者介紹烈士們的感人事跡。周洪富自1992年退休以后,就一直在這個三四十平方米的陳列館內(nèi)擔任義務(wù)講解員。每逢節(jié)假日、周末,陳列館內(nèi)有游客前來參觀時,周洪富都會及時趕往陳列館,耐心地向游客介紹壺潭村的歷史沿革,仔細地向游客講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。幾十年如一日,周洪富始終用堅守的精神和專業(yè)的講解讓英雄故事廣為流傳,讓革命精神歷久彌新。
“這里的烈士史料閱覽牌,是我們壺潭村黨支部制作的。讓村里更多的年輕人在憑吊先烈時,了解壺潭村的歷史,激起熱愛黨和國家的熱情?!彪S著交通的便捷,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壺潭村烈士墓地,瞻仰烈士,學(xué)習(xí)紅色精神。這一幕,讓周洪富倍感開懷:“從交通閉塞的鄉(xiāng)間土路到如今平整寬闊的盤山公路,壺潭村所改變的不僅僅是交通,更是對烈士精神的敬重?!?/p>
周洪富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,是一位熱心的義務(wù)講解員,更是一位堅守承諾、無私奉獻的道德楷模,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堅守諾言,誠實守信?!八且粋€責任心很強的人。”在周漢江看來,周洪富的精神值得村里的每一個人學(xué)習(xí)。
來源:浙江文明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