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故事:
沈月明,男,1994年生,邳州市供電公司土山供電所運維檢修工。
2021年1月22日中午12點多,沈月明下班路過土山鎮(zhèn)街北村魏園組附近時,兩位老人懷中抱著一名女童攔住了他的車子求救,這名女童誤吞了藥片,嘴唇青紫、呼吸微弱。他立即帶上兩位老人及女童趕往醫(yī)院,途中撥打110求助,利用“綠色通道”將女童及時送到邳州市人民醫(yī)院搶救。人民日報、中央電視臺、新華社等媒體對事件進行關注報道。
路遇求助,“生死時速”救幼童
2021年1月22日中午12時20分左右,在江蘇省邳州市251省道上,一直嚴格遵守交通規(guī)則的沈月明卻駕車闖過紅燈,快速向市區(qū)方向駛去。
原來,當天中午,沈月明下班路過土山鎮(zhèn)街北村魏園組附近時,兩位老人突然跑過來,攔住了他的車子,神情十分焦急。沈月明趕忙下車察看,發(fā)現老人懷中抱著一名剛滿周歲的女童,女童面色通紅,嘴唇青紫,呼吸也變得微弱,情況十分危急。
沈月明來不及多想,迅速讓兩位老人上車,等兩位老人抱著孩子坐穩(wěn)后立即打開雙閃,加速駛向20多公里外的邳州市人民醫(yī)院。為了盡可能節(jié)省時間,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不得已果斷闖過了面前的一個紅燈,卻在下一個路口被大貨車擋住了路……“讓一讓,請讓一讓!車上有孩子昏迷了!”沈月明見狀立刻把車子開上了人行道,向行人大喊,呼吁讓行救人。
闖過紅綠燈后,沈月明發(fā)現前面還有許多紅綠燈阻礙前行,他急中生智,立即聯系110尋求幫助。110指揮中心與交警隊特事特辦,為沈月明開啟一路綠燈,這段平常需要40分鐘的緩行路段,在急速爭取下,僅用20分鐘就將女童送到了醫(yī)院兒科急診室。醫(yī)生說,如果再晚來半小時,女童就會因抽搐等并發(fā)癥造成嚴重后果。
經過醫(yī)生的及時搶救,女童當天下午就脫離了生命危險,住院觀察3天后平安回了家。據了解,攔車的兩位老人是女童的外公吳雷、外婆沈女士,他們的女兒、女婿在外打工,女童一直由兩位老人照顧。那天因一時疏忽大意,未將茶幾上的藥片收好,女童在玩耍時誤將藥片大量吞下,險些造成重大災難。幼童在醫(yī)院搶救的過程中,沈月明又樓上樓下忙著幫助繳費、辦理住院手續(xù),直到下午3點才離開醫(yī)院,連午飯也沒有顧得上吃。
事后,沈月明表示,“當時看到孩子出了事,根本來不及考慮那么多,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:無論怎樣,救人要緊!我相信每個人遇到這種事情,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?!?/p>
1月28日上午,沈女士和老伴專門帶著孩子給沈月明送來一面錦旗,上面寫著“聚大智大勇、揚助人為樂”,對他表示深深的感激和謝意。
沈月明這一熱心幫助幼兒送往醫(yī)院的救人義舉,從1月底到2月初,被人民日報、央視新聞、新華社等權威主流媒體報道,同時在網易、騰訊、新浪、人民網、江蘇電視臺荔枝新聞等數百家媒體宣傳,點擊量超過千萬,受到全國各地許多群眾的好評。
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,難的是經常做好事。沈月明在生活中就一直樂于助人,在工作上盡心盡力,經常為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提供幫助。
用電高峰,熱情服務養(yǎng)老院
2020年8月12日,正值用電高峰期,沈月明一大早就來到了土山養(yǎng)老院,為養(yǎng)老院檢修用電線路和設備,保障30多位老人的用電安全,消除潛在的用電危險。
他首先檢查養(yǎng)老院是否存在線路設備老化現象,固定掛在墻上的散亂電線。接著,逐層檢查樓道內的安全指示燈、走廊燈,并仔細檢查了寢室內的照明,遇到線路問題及時處理,還更換老舊的開關插座等電器設備,尤其對食堂、澡堂等地點,將電源點做好防護工作,同時囑咐老人們安全規(guī)范使用電器。他每年在用電高峰期都會及時到養(yǎng)老院排查線路隱患,免費更換燈管、燈泡、空氣開關等,使敬老院的老人們有了一個舒適、安心的家。只要一說起供電所這名年輕人,老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。
服務報修,幫扶社會弱勢群體
2020年8月19號,沈月明接到報修電話后,立即駕駛搶修車前往街北村土樓組沈秀團家中,老人常年臥病在床,幾乎沒交過電費,都是沈月明墊付的。沈秀團和多病的老伴、弱智的兒子一家三口特別貧困,沒有手機,搶修電話也是托鄰居打的。經過檢查發(fā)現,老人家中線路已經老化,屋中的電線亂接情況也十分嚴重,存在極大安全隱患,并且燈泡已使用年久,只能發(fā)出暗黃的微光。沈月明就重新給老人布置線路,把老舊燈泡、插座和接觸不良的開關全部更換。隨后,他發(fā)現老人屋后的表箱有些破損,還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,表箱的漏電保護器也有老化的跡象,就急忙用螺絲加固表箱,并替老人更換了漏電保護器。隨后,又告訴老人如何正確、安全地使用插座電器,還給老人留下了供電所的便民服務聯系卡和他的個人聯系電話,叮囑老人如果有困難,就打電話找他。老人感動的抹著眼淚,緊緊地拉住他的手。臨走時,老人拿出早上從地里摘的西瓜放到搶修車上,沈月明婉言拒絕后,又驅車離開投入了新的搶修工作中。
來源:江蘇文明辦